最近在读南怀瑾老师的别出心裁讲《论语》,看到那些熟悉的金句,仔细品味一番,愈加喜欢,顺手也就整理汇总一篇,和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交流。
1、曾子曰: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
这是我们常见的名言,殡葬业者经常以此句话去宣传自己。从字面上讲,慎重对待父母的丧事,恭敬的祭祀自己的祖先,这样民心归向淳厚,社会风气也会逐渐厚道起来。除了彰显孝道精神之外,更多的是一种家族精神的传承,是实现家族永续发展的根本。也有人从因果论的角度去分析,要想慎重必须追远,追远是因,慎重是果。简单理解,就是今天你如何对待你的父母,那么未来你的儿子就会以同样方式对待你。这属于家庭教育的话题,缺失了榜样教育的因,未来的果多数是苦果。
2、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。
所谓恭,就是内心对事情的庄重认真,强调礼是源自内心的恭敬。有时候我们只重视礼的外在形式,误认为礼的形式复杂就是恭敬,就如同我们现在的丧葬礼仪一样,过分追求仪式感而沦为了表演,而且流程、内容还是同质的重复,免不了带给家属的是浓厚的商业气息。家属认为这种仪式仅仅是流于表面的形式而已,执行人员认为这是任务,是需要完成的工作。当在工作中失去内心的恭敬,耻辱就会一直困扰着我们。
3、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
这句对殡葬人来说也是很常见的名言。“事之以礼”和“祭之以礼”是对应的,有什么样“生”的“事之以礼”就会有同样的“死”的“祭之礼”。“生”的时候不孝顺,死后的“祭”就不会长久。事实上“祭”的过程是另一种“生”,魂兮归来,由孤坟野鬼变成了家族的保护神,先辈们复活在了家族的祠堂和牌位上,享受后代子孙的供奉,就永远活在了后代人的心中。这是家族精神的传承,也就是“慎终追远”。至于葬就不多说了,不管是以什么形式安葬,基本都会去做,礼不礼的那就不知道了。活着时都不在乎礼,死了想在乎也没办法,这是自己应得的果。